当记者在世界杯主题沙龙偶遇两届奥运跳水冠军施廷懋时,这位刚退役的重庆姑娘正对着大屏幕上的进球回放拍手叫好。"很多人不知道,我小时候最先练的是足球!"她笑着掏出手机,屏保赫然是巴西队全员签名的比赛用球。
「空中芭蕾」与「绿茵艺术」的对话
"跳水运动员最懂什么叫压水花,但看到姆巴佩那种贴地斩射门时,我膝盖还是会疼。"施廷懋用专业视角分析道,"足球射门和我们入水前的转体一样,核心收紧的时机差0.1秒,效果就天壤之别。"她突然站起来模仿C罗的招牌庆祝动作,引得现场球迷阵阵欢呼。
"体育的本质都是对抗地心引力——跳水向上腾跃,足球凌空抽射"
世界杯观赛的「跳水式」哲学
茶歇时她掏出个小本子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队战术。"看比赛就像研究对手的跳水动作,阿根廷队那个肋部斜插,和我们307C(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)的走板节奏异曲同工。"说着在桌布上画起战术示意图,邻座的德国记者看得直竖大拇指。
施廷懋特别提到日本队的表现:"他们让我想起刚入国家队时,每天加练200次入水——那种极致到变态的认真,才是亚洲体育的底色。"
运动生涯的「加时赛」
如今转型体育评论员的她,总在解说时冷不丁冒出跳水术语。"有次说梅西踢出109B(向前翻腾四周半屈体)式弧线,导播在耳机里笑场了。"采访尾声,她指着卡塔尔世界杯场馆的波浪形顶棚:"这多像水立方啊!或许下次该建议FIFA增设头球入水...哦不,头球破门评分环节?"